传递文明,从我做起
老师们、同学们:
大家早上好!
我是来自高一(9)班的陈宝姗。很荣幸能在国旗下讲话,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:传递文明,从我做起。
中华民族是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“礼仪之邦”。 孔子曾说过:“不学礼,无以立。”讲文明、用礼仪,不仅是展示民族精神的外在形式,也是个人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内在因素。
2015年,佛山成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,让城市文明的标记烙印在这座岭南古城。这是一项至上荣誉,更是属于每位佛山人的荣誉,这项荣誉的获得,离不开每一个佛山人的努力,平时的一言一行,都是获得“创文城市”的关键。作为学生,我们可以反思下校园内是否有不文明的行为与“文明城市”的称号相冲突的现象。大家问问自己,有没有漠视那尽情飞舞的纸屑,而不伸出双手?有没有在饭堂出现你的刀光剑影、插队哄抢呢?有没有因为垃圾屋的遥远而不舍得抬起你的贵脚走到隧道口,直接把垃圾丢在饭堂门口?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,作为李中人,我们也应该注重校园礼仪。
校园礼仪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出来:
首先,文明礼仪强调的是“尊重为本”,因此想让别人尊重你,就得学会尊重他人。“礼仪”从话里来,话从心中来,只有从内心尊重人,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。
再者,学习“礼仪”要重在实践。我们要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。见到老师同学主动问好,上下楼梯靠右行,生活中多用“请”、“您”、“谢谢”,“对不起”等礼貌用语。也许这些是老生常谈,但一个人的礼仪形象却正是从这些不起眼的地方体现出来的。
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;是美好心灵的展现。人生活在社会里,注重仪表形象,养成文明习惯,掌握交往礼仪,融洽人际关系,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旅途中必修的一门课程。作为一个有理想、有追求的李中人,注重礼仪的自我修养,即在学习礼仪、运用礼仪中,对仪容、举止、表情、服饰、谈吐和待人接物等六个方面,都能展现出一个人的教养。并在社会交往中,有所为,有所不为,自觉地运用礼仪规范,方算知书达理,方称得上是一个有教养的人。只有严格要求自己,才能做到“举止文明,处世得体”,方可“有礼走遍天下”。
同学们,温良恭礼让,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。荀子云:“不学礼无以立,人无礼则不生,事无礼则不成,国无礼则不宁。”继承传统、倡导文明、讲究礼仪是我们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,是一个人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修养的需要,更是建设美丽和谐校园的需要,我们要从我做起,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,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李中的校园里枝繁叶茂、长盛不衰。
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站长 | 友情链接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公告 | | |||
![]() |
|
![]() |